【导读】华图宁夏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未知发布:2020年宁夏教师招聘高中课标课程总目标解读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如有疑问请加【2019宁夏教师招聘考试交流群汇总】,更多资讯请关注宁夏教师微信公众号(ningxiajsht),宁夏教师招聘考试培训咨询电话:0951-6028571/6027571 18295188220,微信号:ht18295188220
高中课标课程总目标解读
在教师招聘考试中,对于新课标的考查是一个重点。能否深入理解课程标准,直接关系到考生分数高低。理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能更好地帮助考生把握重点,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。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、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是考生应重点掌握的重要考点。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新课标课程总目标进行解读。
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强调综合、均衡,又有所侧重,侧重审美、探究、应用。通过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,学生应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,根据这五大目标之间的关系,将课程总目标总结如下:
一个基础:“积累·整合”
“积累·整合”指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积累与不断整合,语文知识、能力、学习方法的积累和整合。在积累和整合的过程中,融汇学生的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。
三大支柱:
第一大支柱是 “感受·鉴赏” ——侧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。阅读优秀作品,品味语言,感受其思想、艺术魅力,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,追求高尚情趣,提高道德修养。
第二大支柱是 “思考·领悟” ——侧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。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,与文本对话,通过阅读和思考,养成独立思考、质疑探究的习惯,发展思维的严密性、深刻性和批判性。
第三大支柱是 “应用·拓展” ——侧重语文延伸,即应用能力的培养。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,正确、熟练、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。注重跨领域学习,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,通过广泛实践,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。
一片天地:“发现·创新”
注意观察语言、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,敢于探新求异,走进新的学习领域,尝试新的方法,追求思维的创新、表达的创新,用多角度多层次阅读,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,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。
课程目标记忆口诀:三大支柱在一个厚实的基础上
(编辑:luohongyan)
高中课标(实验版)课程性质解读
在教师招聘考试中,对于新课标的考查是一个重点。能否深入理解课程标准,直接关系到考生分数高低。理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能更好地帮助考生把握重点,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。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、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是考生应重点掌握的重要考点。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新课标性质进行解读。
【高中语文课程性质】
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,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,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。
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,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、探究能力,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,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【解读】
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、实践性课程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,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:工具性即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,认知工具,表情达意的工具;人文性即语文是负载文化的工具,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为一体,同步实现,不可偏废的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,必须寓教于文。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,虽然涉及到历史、地理、社会、自然等学科方面的语言内容,但是,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:“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,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,才算作语文教材。所应着眼的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。”这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属性。其它文科课程的教学着眼点主要是语言内容,而课文课程的教学的着眼点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,要做到这一点,必须寓教于文。由此看来,在语文教学中,只有正确处理好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,才能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。
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,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,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,提高思想文化修养,促进自身精神成长。而高中语文教育是面向大众,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,是基础教育的最终阶段,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提高层次高中语文课程的特殊使命: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,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、探究能力,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,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(编辑:luohongyan)